對于白酒行業而言,春節檔至關重要。根據往年銷售數據顯示,春節檔銷售一般占比酒企全年營收的30%左右,因此,搶占春節檔是酒企把握市場發展機遇的必選項,同時也是考驗企業營銷能力的試金石。 目前,春節小長假已經結束,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檔,各大酒企的營銷舉措有哪些特點,是否取得了預期成效,同時行業發展又呈現出哪些微妙變化?帶著這些問題,佳釀網團隊在市場一線進行了走訪調研。 一大特點:營銷同質化,無非遺不新年 2024年12月4日,春節正式入選聯合國非遺名錄,這不僅成為全社會熱議的話題,也成為各類企業進行春節品宣營銷的重點。當“非遺年”成了營銷優選項,同質化問題自然隨之而來。
具體到白酒行業,針對首個非遺春節,各線酒企幾乎都使出了渾身解數。綜合來看,在品宣營銷上,各線酒企基本都是在“家、團圓、喜慶”的主題下,借助“非遺”做文章,尤其是中小酒企更是以“非遺”為主要傳播點。比如釀造技藝入選市級、省級非遺名錄的中小酒企大多將“喝非遺XX,過非遺新年”作為宣傳語,沒有非遺釀造技藝傍身的中小酒企則不甘示弱的喊出“非遺年,喝XX”的口號,似乎一夜之間“無酒不非遺,無非遺不新年”。 而在創意表達上,與往年相比,這些酒企同樣乏善可陳,大多是對春節元素、非遺元素進行簡單堆砌,同時它們推出一些春節禮盒產品也缺乏亮點,這在某種程度上讓越來越多消費者產生了審美疲勞。 在佳釀網團隊走訪市場一線時,不少消費者就直言,廠商過度將非遺作為營銷噱頭,這導致“非遺”呈現泛濫之勢,尤其是在各類非遺信息及產品的轟炸下,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,很難引起購買欲。 其實,在春節營銷上,白酒行業的同質化情況由來已久,只是相比往年,今年在首個非遺春節元素的加持下加劇了這種同質化。正如某區域酒企負責人在接受佳釀網采訪時所言,“春節期間,各大品牌集中發力,這導致流量獲取變得更加困難,在品宣營銷中加入非遺元素不一定有成效,但不加入則獲取流量將會變得更難,這是眾多酒企面臨的發展困境?!?/p>
事實上,白酒春節營銷之所以呈現同質化現象,是由多方面原因導致:一方面,春節文化符號固化,比如喜慶、團圓、走親訪友等,這促使白酒品牌為了順應節日氛圍必須借助這些文化符號進行宣傳,從而導致品宣主題高度相似;另一方面,春節期間白酒核心消費場景集中在送禮和宴席,品牌營銷策略自然圍繞這兩大場景展開,從而使其缺乏差異化切入點。此外,中小酒企為爭奪春節市場份額,也傾向于“拿來主義”,這讓產品設計、包裝設計等春節限定款產品風格趨于雷同,從而進一步加劇了營銷的同質化。 客觀地說,白酒春節營銷同質化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。而打破這一同質化局面,則需要各大酒企在春節文化的基礎上,利用內容創新、數字化技術等進一步加強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,從而使其消費體驗更貼近當代人的生活,產品內涵更符合當代人的審美,如此將會持續增強白酒產品的年貨屬性,尤其對于生存空間收窄的中小酒企而言更是如此。 兩大變化:生肖酒遇冷,酒企按下暫停鍵 需要指出的是,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春節,白酒行業行業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。 眾所周知,生肖酒的誕生為白酒行業拓寬了發展賽道,尤其近年來伴隨生肖酒市場的火爆,使其成為行業重要的增量市場。不過,在今年春節期間,盡管眾多酒企如期推出了蛇年生肖酒,但市場反應卻一反常態,顯得較為冷淡。 以茅臺蛇年生肖酒為例。相對茅臺其它生肖酒上市之初被炒至4000元/瓶以上,蛇茅的市場表現則明顯降溫,春節前其價格甚至一度接近2499元/瓶的官方指導價。據渠道調研反饋,目前蛇茅成交價在2600元/瓶左右,二手市場回收價格則降至2400元/瓶左右,相較官方指導價已跌去近百元。
“蛇茅利潤太低,節前便停止銷售蛇茅了?!焙颖本粕锑嵪壬@樣說道。而在佳釀網采訪中,山東、河南、廣東等多地酒商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,“整體行情不好,而且蛇茅本輪市場投放量過大,稀缺性和收藏價值有所稀釋,除了送禮饋贈、高端宴請等硬需求的高凈值用戶,幾乎很少有其他消費者進行問價?!?/p> 蛇茅尚且如此,其它酒企的蛇年生肖酒市場表現可想而知。其實,生肖酒市場遇冷,究其根源,與市場消費趨于理性有著直接關系。當前經濟發展及居民收入預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中更加注重性價比和實際需求,這促使生肖酒的市場需求不如預期。另外,對于大多數生肖酒來說,其酒質、文化附加值并沒有明顯提升,僅在包裝設計上強調生肖文化,難以吸引消費者關注,這是生肖酒市場降溫的另一個原因。 如果說生肖酒市場遇冷是行業細分賽道的一大變化,那么不少酒企在春節前后按下“暫停鍵”則是行業在更高維度的一大轉變。 2月5日,洋河發布了兩則停貨通知,即日起“江蘇省內暫停接收第六代海之藍銷售訂單”“洋河對夢之藍M6+實施嚴格的配額管控政策,對于不符合相關要求的市場暫停接收銷售訂單”。據佳釀網了解,這是洋河在今年以來的第二波停貨,此前的1月17日其曾發通知對海之藍、天之藍產品停止了各線上平臺供貨。
而除了洋河,據佳釀網不完全統計,年初至今,五糧液、貴州珍酒、李渡酒業、今世緣等酒企也已相繼對旗下部分核心產品進行了停貨。 “往年春節前后,各大酒企基本上都是借春節旺季良好行情漲價,但今年不少酒企主動停貨,其背后用意主要是借助給渠道減壓起到穩價、挺價的目的?!焙幽暇粕虖埨习鍖厌劸W這樣說道。另外,他認為,在頭部酒企及區域強勢酒企帶動下,控貨挺價將成為2025年白酒行業的一大發展主線。 實際上,白酒企業紛紛選擇控量挺價,與當前的行業面臨的發展形勢密不可分:一方面,當前行業依舊處于去庫存周期,控貨不僅有利于減輕渠道負擔,也有助于改變渠道低質量的生存現狀,從而促進廠商關系更融洽;另一方面,控貨也將改善供求關系,有利于產品價格體系企穩回升,進而不利于酒企的可持續發展。 在市場一線調研過程中,佳釀網團隊獲得的相關信息一定程度上也佐證了這一點。比如受年前停貨利好消息影響,今年春節期間,第八代五糧液在北京、上海、成都等多地動銷超預期,且市場成交價保持在千元以上,同時還帶動了五糧液1618、低度五糧液等產品的銷售。 而從各大酒企2025年年度工作重點來看,無一例外,均將“穩”作為發展的關鍵詞。茅臺在2025年將圍繞時間、產品、渠道、區域、空間五個量比關系科學調節產品投放,力爭實現茅臺酒價格整體穩定;五糧液將穩價和廠商共贏作為新一年的重點工作;洋河將“主動降速,去庫存”列入2025年工作規劃;汾酒在經銷商大會上則表示“穩定壓倒一切”。 窺一斑而知全豹,當頭部酒企不約而同的以“穩”定調2025年時,可見它們對行業發展走勢持偏審慎的態度。同時,這也從側面表明,2025年,整個白酒行業或許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。
2025年,各大酒企及行業整體發展能否邁上新高度,佳釀網將持續關注。 |
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酒評網
( 冀ICP備13016930號 )
GMT+8, 2025-3-23 21:26 , Processed in 0.051789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Copyright(C) 2008-2013 酒評網 JiuPing.Cn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